成化皇帝朱见深,是明朝第八任皇帝,在位23年。明成化朝是我国瓷器烧造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成化御窑瓷器素以胎质洁白细腻、釉质平整油光、装饰题材丰富、构图疏密有致、设色清丽典雅、绘画技艺精湛而闻名于世。此时的瓷器以其轻盈秀雅的风格独步一时,彻底摆脱了洪武、永乐、宣德时期,没有永乐瓷器和宣德瓷器的大气派,而是追求中小作品,追求赏心悦目,特别讲究线条美。早在明代晚期,一些文人笔记,如王士性撰《广志绎》、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等,即对成化御窑瓷器给予很高评价,认为明代御窑瓷器以宣两朝取得的成就最大,青花瓷器以宣德御窑产品最好,斗彩瓷器则首推成化御窑产品。明代万历前期,精于鉴赏瓷器的文人认为“宣窑”为明代御窑之冠;而万历后期以后,则认为“成窑”在“宣窑”之上。
高温颜色釉瓷釉是指在釉中掺入不同金属氧化物的着色剂,施在瓷器的胚胎上,再将胚胎放入摄氏1250度至1320度的高温中焙烧,烧成后呈现不同釉色的瓷器。它色丰富多彩,器物精致完美,造型风格迥异,光泽清亮耀目,是陶瓷史上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花乱开 中国现代书法30年“ 2016.11.21 - 2016.11.29 花乱开 中国现代书法30年“ 2016.11.21 - 2016.11.29 推荐关键字
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说法。从传世的成化瓷器中可想见当朝的景象,这个时期的瓷器除了日用品之外,多是观赏瓷、把玩瓷,从艺术和审美角度上达到了历代高峰。
永乐朝官窑瓷器烧造的品种除青花瓷外,高温釉瓷也成为主流。种类有红釉、黑釉、紫金釉、青釉等,以单色釉为主,具有色彩丰富、艳丽迷人的装饰效果。
成化皇帝与御窑瓷器
永乐红釉
成化皇帝朱见深,是明朝第八任皇帝,在位23年。明成化朝是我国瓷器烧造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成化御窑瓷器素以胎质洁白细腻、釉质平整油光、装饰题材丰富、构图疏密有致、设色清丽典雅、绘画技艺精湛而闻名于世。此时的瓷器以其轻盈秀雅的风格独步一时,彻底摆脱了洪武、永乐、宣德时期,没有永乐瓷器和宣德瓷器的大气派,而是追求中小作品,追求赏心悦目,特别讲究线条美。早在明代晚期,一些文人笔记,如王士性撰《广志绎》、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等,即对成化御窑瓷器给予很高评价,认为明代御窑瓷器以宣(德)、成(化)两朝取得的成就最大,青花瓷器以宣德御窑产品最好,斗彩瓷器则首推成化御窑产品。明代万历前期,精于鉴赏瓷器的文人认为宣(德)窑为明代御窑之冠;而万历后期以后,则认为成(化)窑在宣 (德) 窑之上。
▲缠枝莲托八吉祥纹三足鼓形熏炉
永乐朝红釉烧造技术逐渐成熟,其中鲜红器釉厚如脂,光莹鲜艳,亦称“祭红”,历来有“永器鲜红最贵”的评价!
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说法。从传世的成化瓷器中可想见当朝的景象,这个时期的瓷器除了日用品之外,多是观赏瓷、把玩瓷,从艺术和审美角度上达到了历代高峰。
红釉暗刻云龙纹梅瓶
接下来,小编为大伙奉上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成化瓷器对比图,供大家参考品鉴。
▲缠枝莲托八吉祥纹三足鼓形熏炉
瓶唇口,束颈,丰肩,浅隐圈足,滑底,胎白而细腻。内满施白釉,外施红釉,近底呈绿色。釉下绕刻双角五爪龙一条,下为海水江崖纹,肩饰朵云纹。
缠枝莲托八吉祥纹三足鼓形熏炉
缠枝莲托八吉祥纹三足鼓形熏炉
▲青花缠枝莲纹盘
永乐时期类似造型的梅瓶有很多种,如釉里红云龙纹梅瓶、青花地刻白龙凤纹梅瓶、甜白釉锥缠枝莲纹梅瓶等。永乐时期的梅瓶腹部非常的饱满,造型端庄稳重。
青花缠枝莲纹盘
青花莲托八吉祥纹盘
▲青花莲托八吉祥纹盘
梅瓶早期为装酒器,在宋代时叫“经瓶”,这源于宋代皇家的讲筵制度,“讲筵”也叫“讲经”。讲完之后,皇帝要招待大家,当时的酒,就是装在这样的瓶子里,所以叫“经瓶”。而“梅瓶”这种器形得名比较晚,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其功能也逐渐演变为观赏陈设。
青花松竹梅图盘
永乐红釉碗
青花松竹梅图盘
▲青花松竹梅图盘
侈口,曲壁,深腹,圈足,内外壁均施红釉,外底施白釉。口沿与足部红釉显白绿色。红釉因为对烧成温度和窑炉气氛有着严格的要求,在烧成过程中稍微有变化就容易产生流釉,致使颜色不均匀。
青花怪石茶花图碗
永乐时期的红釉是以铜为着色剂,生坯挂釉,入窑经过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烧制难度极大,因此极为珍贵。器物的口沿映出白色胎骨,是因为烧制时,釉层在高温熔融状态下自然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显露出胎色,这种现象俗称“灯草边”,底足边也是如此,底足施白釉,釉薄的地方泛黄。部分红釉瓷器光素无纹,部分有暗纹。
青花怪石茶花图碗
▲青花松竹梅图盘
青花莲池图杯
永乐红釉色泽纯正,光彩夺目,改变了过去红釉中的红中泛黑或偏灰的色调,其红釉的烧制成功,对宣德以后红釉器生产有重大影响,宣德祭红是此基础上的发挥。
青花莲池图杯
▲青花怪石茶花图碗
永乐红釉印花折技瑞果纹盖盒
青花折枝花果纹杯
青花折枝花果纹杯
▲青花怪石茶花图碗
高10.3厘米 、口径18.9厘米、足径14.5厘米,2003年出土于御窑珠山北麓。
青花高士图杯
淡描青花鸡缸杯
▲青花莲池图杯
扁圆形,圈足,盖盒由子母口套合。内壁通体白釉,外壁通体施红釉,外底施白釉。盒盖面上印折枝瑞果纹,近口沿部印三枝折枝瑞果纹;盒外壁印三枝折枝瑞果纹,盒口沿饰六出小团花一周。此件盖盒目前在传世品中未发现,弥补了传世明代御窑瓷器中的欠缺。
青花梵文杯
永乐紫金釉
青花梵文杯
▲青花莲池图杯
永乐紫金釉盘
青花花鸟图卧足杯
高4.1厘米。侈口,曲壁,深腹,圈足。胎体轻薄。内外壁施紫金釉,色调深暗,呈色不佳。外底施白釉。
青花折枝花纹卧足杯
▲青花折枝花果纹杯
紫金釉又称柿色釉,是一种以铁为呈色剂的高温色釉,其釉料中含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总量较高达5%以上。是一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颜色釉,属于酱色釉,但其釉呈棕红色,与普通酱色釉瓷呈色有所不同。酱色釉瓷的出现始创于北宋的北方窑口,如定窑、耀州窑等窑场中均有烧造,以定窑酱釉最著名。
青花祥云朵托杂宝纹高足杯
景德镇在宋元时期也已开始烧制酱釉瓷,但是烧紫金釉瓷则始于明初,当时官民窑均有烧造,其中官窑制品品质最佳。关于永乐紫金釉没有直接记载,倒是提到过洪武年间的紫金釉,它是在元朝基础上烧成的。
青花祥云朵托杂宝纹高足杯
▲青花折枝花果纹杯
永乐黑釉
斗彩天马图天字罐
永乐黑釉四方盖盒
斗彩天马图天字盖罐
▲青花高士图杯
斗彩花蝶图盒
黑釉器漆黑光亮,为明初的罕见珍品;直径7厘米。1984年,在明御厂珠山南门永乐地层出土。该器造型大方饱满,盒作子母口,盖顶微隆起,四角略下榻,方框形浅足,足内无釉。盒与盖内均施黑釉,釉薄处呈褐色。
淡描青花折纸花果花蝶图盖盒
▲淡描青花鸡缸杯
在珠山御窑厂发掘出土的御用瓷中,除了大量可与传世品相互印证者以外,也有不少不见于传世品中,此件盖盒便是其中之一,这类器物对于全面了解当时景德镇御窑器厂的烧造品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里白釉外鲜红釉盘
各位藏友们可以看看 珠山御窑展览藏品
里白釉外鲜红釉盘
▲青花梵文杯
仿哥釉八方高足杯
明代永乐青花瓜纹折沿盘
仿哥釉八方高足杯
▲青花梵文杯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斗彩折枝菊纹杯
斗彩折枝菊纹杯
▲青花花鸟图卧足杯
明代永乐青花荔枝纹窝盘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青花折枝花纹卧足杯
明代永乐青花海水龙纹爵、歇爵山盘
▲青花祥云朵托杂宝纹高足杯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永乐青花菊纹执壶
▲青花祥云朵托杂宝纹高足杯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斗彩天马图天字罐
明代永乐青花折枝秋葵纹玉壶春瓶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斗彩天马图天字盖罐
明代永乐青花五龙纹玉壶春瓶
▲斗彩花蝶图盒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本文由www.788.com-www788com必赢手机登录网址发布于美术资讯,转载请注明出处:二零一五.11.21 - 二零一四.11.29 推荐关键字,斗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