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祭侄文稿》全文简介:如何赏析《祭侄文稿》?《祭侄文稿》究竟有多珍贵?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行书技法字帖《唐颜真卿祭侄文稿及其笔法》,季明为颜杲卿第三子,真卿堂侄。颜季明被杀后,颜真卿写下了这篇祭侄文草稿。纵28.8厘米,横75.5厘米,共234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祭侄文稿》简介
《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王羲之《兰亭序》
《兰亭序》的真伪问题且不谈,本文只谈它的艺术水平。
《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1965年《文物》第6期发表了郭沫若的《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台湾的徐复观反对郭的“治学态度与方法”,其实郭的治学方法还是对的,只是他认为《兰亭序》是伪托的根据还不足,但郭沫若严肃地说:“《兰亭序帖》即使肯定不是王羲之写的,它的书法价值是谁也不能抹杀的。”即是说否定《兰亭序》为真迹的人,也承认其艺术水平高,是“谁也不能抹杀的”。
《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
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不顾笔墨之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故《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
本文由www.788.com-www788com必赢手机登录网址发布于书法资讯,转载请注明出处:现藏台中故宫博物馆,正是说否定《湖心亭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