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宝庆 简介:
11月26日下午,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在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客座教授聘请仪式,聘请郑修钤、黄宝庆、张南章、苏献忠、林建胜五位专家为商业美术系客座教授。校长黄克安教授代表学校致辞,邀请五位专家出任商业美术系的客座教授。党委书记林彬向郑修钤等五位先生颁发了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客座教授证书。副校长吴贵明主持聘请仪式。
2019年3月26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林飞老师,于福州远洋路的林氏艺术馆举办收徒授课仪式。
黄宝庆 1954年出生于福建罗源。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是省教育厅直属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福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此次邀请的五位专家,分别在漆画、寿山石雕、陶瓷艺术、陶瓷文化等领域有着颇深的造诣,作品远播海内外,在美术界享有极高声誉。郑修钤先生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黄宝庆先生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高级工艺美术师;张南章先生为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福建省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苏献忠先生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德化蕴玉瓷庄艺术总监,高级工艺美术师;林建胜先生为中国收藏家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德化聚玉堂艺术总监,高级工艺美术师。
新晋学徒分别吴志华、陈明志、林晓东、周金辉、郑国锋、林铁勇、陈智楠。
1980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
聘请仪式结束后,张南章先生应邀作题为《青花瓷——体验中国古典之美》的专题讲座,从“青花之魅、青花之源、青花之脉、青花之美、青花之魂”等五个方面为在座的校领导与美术系师生阐述了青花瓷的渊源与魅力,精彩的讲座博得了现场阵阵热烈的掌声。
后就职于福建工艺美术实验厂,专业从事寿山石雕设计创作。
从左至右:陈智楠、郑国锋、周金辉、陈明志、林飞、林高星、吴志华、林晓东、林铁勇
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宝玉石协会顾问。
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林飞,毕业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津贴、中国玉石雕刻特级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1972年在罗源雕刻厂任师傅, 1981-1992年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任教。
1983年作品《嫦娥奔月》刊登于《福建工艺美术》。
1993年策划编辑《福建大观·工艺美术》,获福建省委宣传部出版物一等奖。
林飞老师在创作
2003年策划编辑《福建工艺美术名家名作》画册。
林飞老师告诉我们,此次收徒,仪式从简,意义却非常重大。
2004年专著《福建工艺美术史》获福建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他曾说过:“一件作品仅仅拥有高超的技艺是不够的,能否成为精品。我们不但要学习前人的技艺,更要走自己的路,而且还与能否推陈出新息息相关。”他曾在雕刻厂任师傅,也在院校任过教,因此深知传统文化和技艺传承的重要性。
2007年作品《道家始祖——老子》获2007年“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并刊登于《收藏界》、《中国雕塑》、《鉴赏》。
近一年多来,他转变以往的创作思路和风格,转向利用寿山老岭石,创作大型作品,其中有解放战争中的红色文化题材,有中国历史文学中的故事情景,作品一公布就引发市场的震憾,也获得相当的回报。这一变革让他意识到符合时代创新创作和团队协同创作的重要性。
高级工艺美术师黄宝庆的寿山石雕作品构思巧妙、手法新颖,
文化和技艺传承的关键,是要有一大批的年轻人加入到传统技艺学习中来,在好的环境和氛围中,相互学习研究,相互思维碰撞,提升进步。当代每一位工艺创作者都不能再蜗居家中,闭门造车,要勇敢走出去,打开视野和思维,接受新鲜事物和思想,这就是当下收徒拜师的意义。福州木雕、软木画,因为没有后辈力量的延续,把工艺传承和创新做好,才沦落下去。
刻画细致入微,尤其善用俏色。
他的追求自然之美,同时吸取现代雕塑创作的理念和技巧,打破各式化的传统,以高度简约的块面切割,
他还总结了寿山石市场经历的三个重要阶段:
使作品呈现出厚重而深沉的意蕴。
第一阶段,上世纪60-80年代,寿山石作品以国营或集体单位为主导创作,以出口创汇为主要销售渠道;
如果说艺术追求永恒美的话,那么可以说,作者恰恰是通过生动自然、富有创意的艺术手段来实现理想中的美。
第二阶段,上世纪90年代前后,寿山石开始以艺术家个体创作为主导,以台湾、日本、东南亚一带的收藏家为主要销售对象;
第三阶段,2000年后至今,大量寿山石雕刻工艺师创作创业,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商业往来赠礼密集,百姓手中资金充裕后,开始以收购海外回流的作品和收藏消费各工艺师作品为主。
但是,一方面因为这几年国家经济发展放缓,市场受到冲击,寿山石市场将面临新的方向调整,另一方面由于寿山石资源问题,不可能会有大量优质的石材供精细创作,可能将会很快地迎来寿山石市场的第四个阶段:大型作品出现,并走进家居和民办博物馆。
这是市场的方向,市场在变化,创作题材和思路也要变,我们石雕也得应运时势去作尝试和变革,这也是我们工艺师的时代责任。
他提到浙江的木雕大师陆光正,进行木雕壁画的创作革新,让简单的艺术创作走入到普通百姓家庭中去,成为生活中消费得起的艺术品,受到市场的欢迎,形成规模产业,每年产值数十亿。
而我们福州拥有这么独优的寿山石资源,为什么不去尝试变革,开拓思维创作出接地气的艺术产品?我们享有全世界最好的雕刻工艺、雕刻工艺师和创作环境氛围,可以不断创新创作,也可以丰富创作的材质,如采用翡翠或其它地区的石种,利用这些创作载体,开拓出更大的市场。
他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的石雕艺术品,可以走进收藏家家居环境中,走到民间博物馆中,实现艺术品摆设布置、美学欣赏、收藏增值等功能,从而达到艺术品最理性、最广阔、最阳光、最健康的归宿。
他相信“时来运转”,未来石雕市场必定潜力无限,他也将带领新一批徒弟,走团队协作共同创新的道路,把握住创作的节奏,掌握好未来的方向,担当起时代的责任,将石雕的文化和技艺传承下去。
7位新徒弟
个人简介及作品展
本文由www.788.com-www788com必赢手机登录网址发布于艺术家介绍,转载请注明出处:苏献忠先生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980年毕业于福
关键词: